12月28日下午2点,2018年第二批刘祥南创新创业基金立项评审会于厦门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共征集到25份项目申报表。经过多轮筛选,最终进入本次立项评审会的项目共有12个,其中企业选题项目4个,自主选题项目8个。
厦门大学教务处电教科副科长钟杰,美亚柏科战略副总经理、刘祥南基金的项目总导师吴世雄,美亚柏科总经理助理谢红兵,刘祥南基金工作负责人高碧梅,美亚柏科第一研究院经理林淑强等担任本次立项评审会评审的评委。厦门大学学生处的占群丽老师也为本次评审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参加本次立项评审会的12个项目,其中有6个项目团队来自厦门大学软件学院,3个来自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1个来自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个来自厦门大学医学院,此外,还有1个项目团队因故未参加答辩。会上,11位项目代表依次上台介绍各自项目内容并与在场的评审、导师们展开近距离交流互动。
11支项目团队参加立项答辩
本次自主选题答辩项目有什么亮点呢?
一、创新性强
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探地雷达频域RTM成像与目标检测”便是由厦大柳清伙老师指导学生推荐立项(柳清伙老师曾获得美国白宫授予的“首届总统青年科学家奖”),项目利用深度学习实现对GPR图像的快速定位和检测,提供新型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技术前瞻性。
二、关联度高
本次参加答辩的项目中有不少与美亚柏科主营业务相关,有较多结合点。例如:“基于博物馆智能交互的导览机器人”项目便与美亚柏科智能警务机器人“小安”有许多的技术共通点。会上,多位评审老师建议团队成员有机会到美亚柏科交流学习,从而收获更多的指导与成长,让项目可以走得更远。
三、人才济济
如“纳米超薄透明柔性自充电可穿戴电池的设计与制造”项目团队囊括了3名博士和4名硕士,团队豪华,构思新颖,产业市场价值巨大,让各位评委惊艳。
通过本次的立项评审,评委及相应课题导师将对项目进行综合考量,确定项目的资助金额。通过立项的项目将可以获得30%资助金额的启动资金,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并在研究过程中与校内、校外双导师沟通学习。项目团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并完成结题答辩,可获得余下的70%资助金。
答辩项目团队代表与评审老师交流互动
刘祥南创新创业基金是由美亚柏科高管、员工以及认可刘祥南先生的爱心人士出资设立,基金规模为300.188万元,旨在帮助大学在校生的创新创业工作,通过提供资金以及专业领域导师的阶段辅导,帮助优秀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成长。
答辩评委谢红兵总为学生讲述基金设立目的以及对学生的殷切期盼
在基金新一轮募资中,刘祥南创新创业基金又一次收到了来自美亚柏科高管、员工、刘老师家人乃至社会爱心人士汇来的捐赠金,我们收获了许多关注和支持,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满满心意,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在2018年的尾声,我们祝福参加答辩的学生们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顺利完成项目研究,拥有新的收获与成长!